你敢信?
印象里烟雨朦胧的南京,现在竟然因为干旱,湖都快没了!
南京溧水境内的石臼湖,湖床都裸露了,周边长满杂草,当地居民小郭说,现在应该叫“石臼大草原”。
这旱情可不是闹着玩的,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。
南京水务部门坐不住了,决定要打赢这场抗旱保灌的“主动仗”。
他们先砸了2.9个亿,对六合区的金牛湖灌区进行改造,拆建金牛新站、改造尖山站,改造骨干输配水工程,还新建节水灌溉片区。
这一波操作下来,六合区改善了10.32万亩耕地灌溉面积,2.2万亩排涝面积,效果杠杠的。
石臼湖告急?
南京水务部门也没在怕的。
他们充分依托“一三五五”的灌溉体系,扎根新桥河,蓄、引、提并举,全力做好区域蓄滞水保障工作。
截至7月底,累计引调水480万立方米,节约灌溉费用约26万元,抗旱保灌稳了。
不止新桥河,南京还启动了秦淮新河、水碧桥、红山窑、新禹河等重点泵站,多级引水翻水。
六合区启动竹镇徐庄、金牛湖金牛山等翻水线,溧水区通过湫湖灌区石家边泵站等抗旱泵站翻水,江宁区启动横溪汤村、淳化管谭、谷里张溪、江宁西宁等翻水线,浦口区启动石桥、侯家坝等翻水线,高淳区启动淳东灌区南站、北站及干、支渠......各个区都动起来了。
更厉害的是,南京还搞起了“数字孪生灌区”。
在新禹河灌区,他们安置了土壤墒情传感器,实时监测土壤湿度,根据数据定制灌溉方案。
种植大户朱春华说,以前靠经验大水漫灌,费水费心;现在“天眼”盯着墒情,“数据”指挥阀门,不断水、不浪费,省水省心保收成!
这一套智能灌溉系统,让灌溉用水更加精准,也为南方丰水区探索出了一条“科技节水保粮”的新路径。
有人觉得,南京这波操作稳了,大手笔的工程改造,加上科技加持的精准灌溉,抗旱保灌肯定没问题。
不过,也有人觉得,光靠这些还不够,毕竟天灾难测,还得有更长远的规划才行。
针对“石臼湖变草原”的情况,有网友表示,这不仅仅是干旱的问题,可能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改变。
如果湖泊长期干涸,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系统,甚至可能导致气候变化。
因此,除了引水灌溉,还需要采取措施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,比如植树造林,涵养水源。
还有专家指出,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也至关重要。
在干旱时期,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,确保农业、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需求,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此外,节水意识的培养也必不可少。
应该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,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,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。
南京这波抗旱操作,确实给力。
不过,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挑战,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努力。
话说回来,对于抗旱保灌,你有什么看法?评论区聊聊呗!
鼎合网配资-资金杠杆-线上股票配资炒股-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